腦動脈瘤是腫瘤嗎?有許多人稱其得了“腦瘤”,但其實“腦動脈瘤”和“腦瘤”一點關系都沒有!今天就請我院神經外科病區副主任王時強主任醫師為大家科普一下“腦動脈瘤”的相關知識~
一、什么是腦動脈瘤?
腦動脈瘤是腦動脈血管局部膨出,腦血管有些薄弱部位,在血流長期沖擊下,形成一個血泡。像自行車內胎一樣局部薄弱的部位,一充氣則形成泡樣結構。
腦動脈瘤本身是良性病灶,是在血管上形成的血泡。內部流通的是血液,不是占位病灶,不是腫瘤更不是老百姓所說的癌癥。
腦動脈瘤有一定的風險,當大小和內部壓力到一定值后,可能發生爆裂引起出血,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2.腦動脈瘤的好發人群?
腦動脈瘤好發于中老年人,尤其是在40-60歲的老年女性人群當中,在成人當中動脈瘤的患病率可以高達7%左右。
但現在也有許多年輕人患腦動脈瘤,他們通常有高血壓、生活作息不規律、長期大量吸煙、酗酒,或有動脈瘤家族史。
3、腦動脈瘤有哪些癥狀?
一部分病人在動脈瘤破裂前經常出現顯著的發病原因,如過度勞累、干咳、喝酒或者情緒激動等。
腦動脈瘤較小且沒有裂開時,基本上沒有一切病癥,因而,針對動脈瘤的初期確診十分困難。但腦動脈瘤破裂前,還是可循,比如輕度的頭疼、頸部變硬等,這一般與腦動脈瘤逐漸變大和少量出血有關。但大部分的病人通常沒有一切征兆忽然病發,這時最典型性的病癥是突發頭痛惡心,病人會有一種被木棍狠狠地敲擊一下的覺得,或是像尖嘴鉗牢牢地夾在頭頂部一樣,疼痛難忍,還會繼續出現腦血管意外,并伴隨惡心嘔吐,頸部強直,一部分病人乃至會出現抽動,尿失禁,半身不遂,失語等癥狀。
因此一旦病人出現以上病癥,親屬或者身邊的人一定要保持冷靜,要第一時間撥通急救中心電話,次之要撫慰好患者,調整情緒,避免 動脈瘤再度裂開流血。在醫生到達以前,身邊的人能夠做一些搶救工作中,比如讓患者就地平躺著,切勿移動患者,假如患者口中有排泄物,應把他的頭偏朝一側,并將排泄物從口中摳出,防止患者產生窒息。
4、腦動脈瘤的早期篩查
對于腦動脈瘤,早期篩查、確診非常重要,以下是腦動脈瘤早期篩查確診的主要檢查手段:
CT掃描:一種特殊的X線檢查,可以看到流入腦組織的血液。對于一個潛在腦動脈瘤破裂的患者,頭部的CT掃描是第一步。??
腰椎穿刺:對于CT掃描正常者,建議進行腰椎穿刺,抽取其中的腦脊液進行化驗。如果腦脊液顯示正常,發生腦動脈瘤的風險很小。
磁共振成像MRI:是無創性的檢查方法,可診斷未破裂的動脈瘤。?
CT血管造影術(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血管造影(DSA):是對動脈瘤診斷的重要檢查。此類檢查可以顯示腦血管的形狀,也能夠看到是否有動脈瘤或腦出血存在。腦血管造影是確診顱內動脈瘤必須的檢查方法,對判明動脈瘤的準確位置、形態、內徑、數目、血管痙攣和確定手術方案都十分重要。
5、腦動脈瘤如何預防和治療?
建議四十歲之上群體常規體檢時,加做腦血管造影,腦血管造影是確診腦動脈瘤最精確的方式,也是相對性安全性的查驗方式。針對抽煙年齡較長,長期患有血壓高、糖尿病患者等基礎疾病和有腦血管病家族史的群體,要積極主動排查腦動脈瘤。對常規體檢已發覺腦動脈瘤的病人,也是必須按時復診,積極隨訪。
腦動脈瘤的治療一般會通過兩類手術方法,一種是開顱手術夾閉動脈瘤。
另一種是介入栓塞動脈瘤。最常見是把動脈瘤腔用微彈簧圈進行填塞,使瘤腔內形成血栓達到治愈的目的。對于動脈瘤瘤頸部位較寬的,可以采用支架輔助,或者是球囊輔助的辦法,使得彈簧圈更加致密地填塞動脈瘤。對于有一些大的動脈瘤瘤頸非常寬,栓塞后仍然有很高的復發率,可以采用血流導向裝置治療動脈瘤。
至于這兩種手術該如何選擇,就要根據患者動脈瘤的位置、形態、數目、大小、以及與周圍組織和血管的關系、患者年齡和身體情況等情況決定。
如果您或家人遇到了“腦動脈瘤”的問題,請及時到黔西南州人民醫院神經外科門診咨詢后接受專業治療。
科普專家:
王時強,主任醫師,黔西南州人民醫院神經外科病區副主任,黔西南州人民醫院神經外科規培基地教學主任,中國卒中學會會員,中國醫師協會介入醫師分會會員,黔西南州神經外科分會秘書長、常務委員,黔西南州神經外科質控中心常務委員,黔西南州衛生健康局新項目專家庫成員。主要從事腦血管病的介入和手術治療相關的工作。對神經系統的創傷、腫瘤、功能性疾病診斷及治療有較高水平。在省級及國家級專業專業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主持及參與州科技項目4項,獲得專業發明專利實用新型9項,參與編寫專著《外科常見疾病診斷與治療》。
Copyright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醫院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備17001746號-1貴公網安備 522301020000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