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現代生活方式的改變,久站久坐、反復腰部應力刺激、外傷等因素,門診經常可以看到因為腰腿疼痛來就診的患者,而這些患者中間,大多都是因為我們脊柱的一個重要結構-腰椎間盤,發生了退變或者突出,刺激或壓迫了神經,從而出現該神經支配區域不適感甚至疼痛、麻木、無力等癥狀。下面請州人民醫院骨科主任兼關節外科主任、主任醫師吳軍為大家科普一下最常見腰痛疾病:腰椎間盤突出癥和椎間盤源性腰痛。
一、什么是腰椎間盤突出癥?
想知道什么是腰椎間盤突出癥,首先我們需要了解椎間盤。椎間盤是位于兩節脊椎骨中間的組織,由上下方的軟骨板、中間環狀的纖維環和髓核組成。
椎間盤的髓核可以吸收震蕩和協助腰椎彎曲,它就像果凍一樣有彈性,可以改變形狀和位置。纖維環則是負責把髓核鎖在最里層,避免它“偷跑”出來。如果髓核“偷跑”成功,就是我們常說的腰椎間盤突出。從影像學診斷來看,腰椎間盤突出幾乎每個成年人都有。
但要注意,腰椎間盤突出并不是我們今天要說的“腰椎間盤突出癥”!別看只是差了一個字,實質上區別可大了!
簡單說,椎間盤突出是一種病理或影像學描述,腰椎間盤突出癥才是病。
只有當突出的髓核壓迫到脊髓神經,導致腰痛、腿痛、坐骨神經痛,嚴重的還可能導致癱瘓,這才能診斷為“腰椎間盤突出癥”。
腰椎間盤突出癥必須滿足兩個條件:
1、影像資料上看到椎間盤突出;
2、臨床癥狀如腰腿疼痛、麻木等。
二、是什么讓你的腰椎間盤如此“突出”?
1.年齡
椎間盤退變是腰椎間盤突出的一個病因,根本的原因是年齡增大,脊柱發生退行性病變;
2.久坐且姿勢不正確
坐位及彎腰時,腰椎間盤內的壓力是正常時的幾倍,長時間的坐著更容易導致椎間盤的退變和突出;
3.腰部勞損
腰部的損傷容易導致腰椎間盤突出,因此要注意日常生活動作及習慣對腰部的影響,出現腰部勞損要及時治療。
三、腰椎間盤突出癥怎么檢查?
1、專科醫師檢查:專科醫師對患者進行的體格檢查很重要;
2、X線片:發現脊柱側彎、腰椎滑脫、腰椎變形等;
3、CT:發現椎間盤突出的程度等;
4、核磁共振:清晰顯示突出物的各種形狀,程度等;
磁共振:腰4/5椎間盤突出
四、怎樣治療?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治療主要取決于該病的不同病理階段和臨床癥狀。
(一)保守治療:
1、臥床休息:木板床+軟墊;
2、腰圍制動;
3、藥物營養神經、止痛、自體血PRP治療等;
4、射頻消融;
5、非急性期的腰背肌鍛煉;
(二)出現以下幾種情況需要考慮手術治療:
1、嚴格保守治療無效,病情反復;
2、出現馬尾神經受累:大小便功能障礙:
3、伴有肌肉萎縮、肌力下降;
4、疼痛劇烈。
手術方式有椎間孔鏡手術、后路微創關節鏡下摘除術UBE、開窗椎間盤摘除術等。
五、怎樣預防
1.下蹲拿重物。取重物時應小心,盡量避免彎腰提重物,應先下蹲搬運重物。看到身邊人更換桶裝水時,常提醒一句:“別彎腰,下蹲后將水桶抱起貼近身體,挺直腰背后慢慢站起來。”
2.鍛煉核心肌群。要增強腰椎的穩定性,必須增強腰部核心肌群的力量。在家堅持進行“五點式”鍛煉:身體仰臥,用頭、雙手、雙腳支撐,抬起腰部,使身體保持拱橋姿態。呼氣時抬起腰部,保持10到20秒,再吸氣放下。每天做3到4組,每組10次。注意:剛開始務必循序漸進,不能鍛煉過猛。
還有一招是“飛燕式”:身體俯臥,將雙手、雙腳、頭部一齊抬起。建議,老人和肥胖者四肢力量不夠,可以只抬起上半身,這種俯臥后伸鍛煉,也有鍛煉腰部核心肌群的效果。
3.每坐45分鐘就要起來活動。腰椎間盤突出者不能久坐,每過45分鐘就要起來活動,椅子、凳子高度適中,保證坐下時腰背基本挺直,大小腿呈直角;開車時用腰靠支撐腰背部。切記不要盲目去外面的小店推拿、按摩。
提醒:正骨、復位是一項專業活,推拿前必須明確疾病程度,否則可能適得其反。
4.腰背部保暖。入梅雨季節后,天氣潮濕,寒濕是腰椎病的推手。到了這個季節,注意保暖,在空閑時挺胸平視,將雙手叉在胯部上方,隨后用雙手手掌摩擦后腰,直到身體發熱。
廣義上來說,椎間盤沒有壓迫神經但仍然出現的腰痛稱為椎間盤源性腰痛。下面我們來認識一下椎間盤源性腰痛。
六、什么是椎間盤源性腰痛?
椎間盤源性腰痛:是指由椎間盤內部結構病變引起的腰痛,是慢性腰痛的最常見類型。
癥狀
疼痛部位主要位于肋骨下緣與臀部以及腹股溝之間,也可伴大腿前側疼痛,疼痛一般位于膝以上,較少出現放射痛,以發病率高、易復發為特點。
診斷
1.臨床癥狀+專科體格檢查;
2.影像學檢查;
3.椎間盤造影是金標準。
怎么治療?
1.保守治療。保守治療包括:①一般療法:臥床休息、使用腰圍或支具、端正坐姿,改變不良習慣等;②理療及功能鍛煉;③藥物緩解疼痛及中醫治療等。
2.PRP療法:這是近年來研究的新療法。若保守治療無效,文獻報道可選擇富血小板血漿(PRP)療法。將PRP注射于病變部位,PRP 通過促進椎間盤細胞的增殖分化和細胞外基質的合成,從而對病變椎間盤發揮出一定的修復作用,進而改善椎盤源性腰痛患者的疼痛癥狀。PRP療法具有安全、不開刀、危險小、生物學恢復的優點。這項技術我院在省內處于先進水平。
3.射頻消融術:若經上述治療效果仍不明顯,則可選擇射頻消融術,治療過程是在C型臂引導下精確定位,在數字減影下進行實時檢測,直接作用在病變部位上,全程操作可視。射頻消融術具有不開刀,微創,術后不影響脊柱的穩定性,危險小,恢復快,見效迅速的優點。
4.手術治療:經上述治療仍沒有改善的最終選擇。手術方式以腰椎融合術、人工髓核置換術、人工全椎間盤置換術、椎間盤cage植骨融合術等術式最為常見。
預防
①避免久坐,防止過勞。平時可以多做運動,鍛煉腰部肌肉。
②糾正不良工作姿勢。如彎腰過久,或伏案過低等,在久坐45分鐘后要換一個姿勢。
③睡覺姿勢要放松。硬板床+軟墊有利于減少腰腿部的活動,可使肌肉放松;選擇合適的枕頭高度能讓身體得到放松。
④倒走法。倒走法可以有效的鍛煉腰部和背部的肌肉,倒走時要注意安全,速度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決定,應該循序漸進,量力而行,步履適中、快慢適度,全身放松,以鍛煉后少量出汗、輕微的疲勞感次晨消失為適宜的運動量。選擇場地時一定要選擇平坦的,以防摔倒或絆倒。
科普專家:
吳軍,黔西南州人民醫院骨科主任兼關節外科主任,主任醫師,中西醫雙學歷,碩士研究生導師,遵義醫科大學附屬黔西南州人民醫院骨科大主任(省級重點學科),州政協委員,黔西南州骨科醫療技術質控中心主任,黔西南州自體血生長因子醫學重點實驗室主任,黔西南骨科聯盟現任主席,SICOT中國部數字骨科學會貴州省數字骨科分會副主委,貴州老年學會骨質疏松分會副主委,貴州省醫學會顯微外科分會常委,貴州省醫學會運動醫學分會常委,貴州省康復醫學會骨內科委員會常委,中國康復醫學會骨延長學組委員,貴州省醫督專家組成員,貴州省地方性氟骨癥專家組成員,曾到川大華西醫院、陜西省醫院、解放軍總醫院、北醫三院、上海九院、復旦中山醫院、陸軍軍醫大學、韓國東洋-BK醫院(2008年)、韓國元辰醫院(2014年)、新加坡中央醫院學習交流,擅長脊柱外科和椎間孔鏡手術,關節外科和關節鏡手術,骨內科疼痛中西醫治療,骨科創傷修復重建外科和整形美容外科等工作,成功施行105歲髖關節置換手術;經口腔入路環椎前弓骨折復位內固定術;長節段(7個椎體長度)椎管內腫瘤顯微摘除椎板回植成型術;神經纖維瘤象面畸形整形修復術;大肢體(大腿以遠、肩以遠)再植術等,完成各種關節置換(髖膝置換及翻修、牛津單髁、鉸鏈膝、反肩置換等)手術逾千例,開展新技術項目數百項,已獲省廳科技進步獎7項,已發表學術論文40篇。每年完成4級手術400臺以上。
Copyright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醫院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備17001746號-1貴公網安備 522301020000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