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州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團隊在科室主任郭軍博士的帶領下,分別為89歲高齡和13歲低齡患者實施內鏡4級微創手術,手術效果良好。
89歲高齡的男性患者張某,因外院結腸鏡檢查發現一枚大小約1.8*1.5cm的直腸側向發育型腫瘤入院,原本這么高齡的患者,常規采用保守治療,經郭軍主任查看病人,考慮其直腸側向發育型腫瘤為早期病變,全麻插管下內鏡下微創切除無疑是最好的選擇,且老人身體健康,無基礎性疾病,手術指征良好,在充分的討論后,建議內鏡下微創切除。在經得患者及家屬同意后,消化內科團隊與麻醉與圍術期醫學科醫師密切配合,成功為患者實施了經內鏡直腸病灶粘膜剝離術,病灶完整切除,手術順利,術后患者恢復良好。
13歲患兒薛某某,是一名黑斑息肉綜合征的患者,有結腸癌家族史,因消化道出血入院,在完善胃腸鏡檢查發現其以胃內為主有幾十枚息肉樣病變,其中最大者達到6*6.5cm,為了讓患兒能得到最合理、最優化、最小創傷的治療,郭軍主任團隊進行了多次術前討論。最終確定胃鏡、腸鏡下經內鏡息肉切除,但行內鏡切除的話,手術難度大,風險高。在充分術前準備后,郭軍主任經過3小時的內鏡下手術,患兒病灶被完整切除,現恢復良好,進入密切隨訪階段。
郭軍主任提醒大家:結腸息肉與大腸癌的發生、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90%的大腸癌都是腸息肉引起的,因此,發現大腸息肉應常規切除,大家一定需要引起高度重視。此外,腸道里長了小的腸息肉,絕大部分人不會有特別的感覺,只有當息肉比較大時,才可能出現拉黑便、大便帶血、大便次數增多、經常腹痛等比較明顯的癥狀。從息肉到大腸癌,僅僅是一次腸鏡的距離!所以,我們推薦普通人群在45歲之后應該做一次腸鏡檢查,如果沒有問題則3-5年檢查一次就行。
兩例高齡和低齡4級微創手術的成功實施,標志著我院消化內科已經成為我州人才力量雄厚、設施設備先進、診療技術一流的消化疾病專科科室。近年來,在郭軍博士的帶領下,消化內科積極開展了多元化的內鏡診療技術,消化內科呈現百花齊放的繁榮,消化道出血、肝硬化及其并發癥、胃食管反流病等醫療診治水平不斷取得新突破,胃腸道早癌在內鏡下診斷及鏡下剝離術(ESD)治療等亞專科全面開花。同時,為充分發揮科室在區域內輻射帶動作用,消化內科還借助健康扶貧這一契機,不斷突破創新,積極帶領基層醫院學科發展壯大,引領全州消化疾病診治整體水平提高,更好地為老百姓服務。
Copyright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醫院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備17001746號-1貴公網安備 522301020000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