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義下雪啦!
一覺醒來
興義已加入降雪“群聊”
拍雪景
打雪仗
再冷的天
也沒法阻擋南方人對雪的期待!
當您盡情享受
久違的快樂時
州醫創傷骨科主任
主任醫師曾勇
告訴您
雨雪天的注意事項
一
防滑措施
●在雨雪天走路,步幅要小,速度不要太快。高抬腳,緩慢踩,減少鞋底和地面的向前摩擦力,降低摔倒的可能性。
●選擇鞋底紋路較大的鞋子出行,老年人特別是骨質疏松者盡量不要出門。
●如果突然摔倒,不要用手腕去支撐地面,避免造成手臂骨折。
●由于雪的覆蓋,道路上許多“陷阱”會被遮住,要注意低洼、井蓋、建筑材料上的釘子等。
●部分地區降雪較大,樹木有被壓倒的危險,行人應盡量遠離樹木,謹防被砸傷。
●切忌提重物,雙手不要揣在兜里,因為雙手來回搖擺能對身體起到平衡效果。
●雨雪天氣時要盡量避免穿著皮鞋或高跟鞋,最好穿旅游鞋;且根據關節特點下坡時最容易發生關節扭傷,所以下山、下坡尤要注意。已經有腳踝舊疾者可使用護踝等防護裝備,就可以減少踝關節扭傷的幾率。雖有防滑措施,但有時難免會發生些小意外,如果不慎扭傷了,應該如何處理呢?這時,患者可以先自行評估是否出現關節畸形移位或形成假關節(骨頭斷裂)等,如果遇到這類嚴重情況應固定后立即就醫,如果只是局部的腫脹瘀斑,疼痛程度較低,就可以先自我急救。傷者在進行急救處理后,如有條件最好在醫院進行X線或CT檢查,因為小骨頭的斷裂或撕裂等問題并不會引起強烈的疼痛或腫脹等,但如果沒有有效的醫療支具固定可能會致骨折錯位或損傷進一步加劇,后期恢復不充分,還會導致陳舊性軟組織受傷,在關節尤其負重部位容易引發骨關節病等慢性疾病。
二
急性期扭傷處理
休息:發生損傷時要停止運動,讓傷部休息,減少出血和腫脹,避免二次受傷和加重損傷。腳踝扭傷后,休息是很必要的,暫時限制肢體活動,有利于損傷韌帶的修復,如敷藥加上休息可以大大縮短治療時間。一般腳踝扭傷需要休養2周~3周。
冰敷:在受傷后48小時內,用毛巾包裹冰塊,放在受傷部位間斷進行冷敷,一日可冰敷3次,可酌情增加時間,一次大約20~30 分鐘。該措施非常關鍵,能有效起到收縮血管,減少液體滲出,限制炎癥,減輕疼痛和肌肉痙攣,減緩細胞新陳代謝,防止組織破壞的作用。注意的是不可直接將冰塊敷在患處,可用濕毛巾或布包裹冰塊,以免局部凍傷,48-72小時后可進行間斷熱敷。
加壓包扎:用彈性繃帶包扎受傷部位,如足、踝、膝、大腿等部位,以限制關節活動,來減少內部出血,減輕腫脹及淤血,促進吸收和消腫,可連續加壓包扎。但不可加壓過度,否則可能引起包裹以遠的肢體過度腫脹、缺血。
抬高患肢:腳踝扭傷后最好請旁人攙扶,盡可能避免足部負重和運動,條件允許的話可以購置臨時拐杖或者自制拐杖來幫助緩解患足負重。回到駐地后應抬高患肢,一般要求抬高于心臟的位置,可有效促進血液及淋巴液回流,有利于腫脹消退。
科普專家:
曾勇,主任醫師,從事骨外科工作21年,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在國家級、省級醫學期刊上發表醫學論文5篇,主持科研1項,新技術新項目9項,現任中國康復輔助器具協會肢體功能重建與外固定委員會委員,貴州省老年學學會骨質疏松委員會委員,擅長骨科常見病、疑難病及骨科急危重癥的診治,在創傷骨科及矯形骨科疾病診療方面有較高造詣。
健康小貼士
健康小貼士來源:健康中國
Copyright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醫院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備17001746號-1貴公網安備 522301020000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