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黔西南州人民醫院營養科辦公室便迎來了一位患者家屬,這位家屬是這里的“常客”,近8個月來,經常到這里為父親領取臨床營養科自制的腸內營養制劑,而今天他是特意來送錦旗的。
大紅色的錦旗上寫“營養科室有愛心,關愛病患用真情”。患者的家屬手捧錦旗,嘴里不停地說著感謝的話語。營養科負責人張粒粒一邊雙手接過錦旗,一邊關切地詢問患者的不可經口飲食,使用鼻胃管進行營養支持的情況。
事情要從2020年8月1日講起,79歲彭爺爺是曾是一位腦梗塞患者,且留有后遺癥:存在言語障礙、不能言語、進食極差、癱瘓在床等情況,后因“左足皮膚破潰、流膿2月”入住我院,血常規、肝腎功提示相關營養指標低于正常值,為加速患者康復,促進皮膚愈合,管床醫師邀請營養科會診,通過營養師對患者進行營養風險篩查、營養評估后得出彭爺爺存在營養風險及營養不良的風險,需進行營養干預,與醫生及家屬積極溝通后,家屬同意由營養科對彭爺爺進行個體化的營養支持治療,1周后,彭爺爺皮膚情況好轉,患者家屬辦理出院;1周后因肺部感染再次入住我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因病情原因,患者不可經口進食,醫師邀請我科會診后,根據患者病情,營養師與管床醫生共同為患者制定了個體化的管飼腸內營養治療方案,經治療后患者達臨床好轉后出院。
患者雖康復出院仍不可經口進食,營養師評估患者病情后,建議患者攜帶鼻胃管出院進行居家營養,保證患者的營養攝入,后家屬決定留置鼻胃管進行家庭腸內營養。根據患者情況,由營養科營養師對患者家屬進行了居家營養指導并出具指導單:進行管飼(營養科配制的腸內營養制劑+家庭自制勻漿膳)營養支持,兩種方式結合,以保證患者的營養需求。根據患者出院后的情況,營養師定期電話隨訪,以解決患者居家營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調整方案,通過不斷的溝通聯系、調整方案,患者在進行8個月的居家營養治療中,未出現腸內營養相關并發癥,且根據最近一次患者檢查情況(無低蛋白血癥及貧血等情況)以及家屬提供圖片示,患者營養狀況佳,面色好,體重無下降;患者家屬對此非常滿意,特送來錦旗表示對營養科的感謝。患者目前良好的狀況不僅來源于家屬悉心的照護,也來源于良好的營養基礎,更加來源于家屬對營養科營養師的信任。
隨著醫學的進步發展,加快患者康復,縮短住院時間是每一位醫護所努力的,也是家屬所期待的,然而,存在一些特殊的疾病,如腦卒中伴吞咽障礙、短腸綜合征、慢性炎性腸病、腹部大手術等病人在疾病治愈或病情平穩后仍需數月甚至更長時間的營養支持,繼續住院既增加病人的醫療費用、影響病人的生活質量,也影響醫院床位的使用率,無形中加劇患者看病難、住院難的社會問題。然而若出院后未進行營養支持,疾病不僅恢復慢,甚至會因營養不良導致疾病加重再入院;故實施H2H從醫院到家庭進行全流程的營養管理顯得尤為重要。
我院臨床營養科擁有十萬級腸內營養配制間,可為不同疾病的患者提供個體化的營養支持治療,其中除需管飼營養支持的患者外,營養制劑還可用于口服營養補充(ONS)。針對進食差經口進食不足患者,因病限流質、半流質飲食患者,腫瘤患者,術后需增強營養的患者,孕早期嘔吐無食欲患者,需院外管飼的患者等均可以選擇口服營養補充(ONS),我科可根據患者情況制定的營養配方,口感好,執行方便,口服營養補充的真正目的是為了實現各種營養素以及總進食量的增加,以避免營養不良。
早在兩千多年前古希臘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曾經說過“Let food bethy medicine and medicine thy food”,即“讓食物成為你的藥物,讓藥物成為你的食物”,這可以看成是ONS的雛形。時至今日,ONS已經成為醫學營養治療方式的一種,是最基本和簡單易行的營養干預措施。相信隨著ONS理念逐漸推廣,會有越來越多的患者從中獲益。五一、州慶假期歸來,愿大家都能夠好好吃飯,而臨床營養科會一如既往的伴您左右,周末節假日正常上班,門診正常開診,如有需要,可至營養咨詢門診就診!
營養咨詢門診:周一至周四13:30-17:00,桔山院區門診2樓23區7診室。
臨床營養科辦公室:0859-3299158,桔山院區營養食堂6樓。
Copyright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醫院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備17001746號-1貴公網安備 522301020000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