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科年味十足
“哈嘍,我又來麻煩你們了。”伴隨著這一聲問候,我抬頭看見曾小妹抱著生活用品來到護士站,羞澀地向我們打招呼。“咦,到第四次化療時間了?我感覺你出院沒有幾天嘛,今天精神狀態比以前好,都笑了”,我立即停止護理記錄書寫回應道。“這不是托你們關心嗎?尤其是在被你們隔離的那幾天。我以為自己嚴重到要······現在感覺好多了”,曾小妹邊說邊調皮地做了抹脖子的動作。回想她第一次來科室住院時,整天愁眉苦臉、無精打采、哭哭啼啼的,25歲的人,在經歷了家庭的變故,疾病的折磨后,目光呆滯,充滿了對未來的絕望,佝僂著腰象80歲的老太太。她25歲的人生,似乎被定格在了這一刻。我們看著心疼,科室主任、護士長、管床醫生、管床護士耐心的講解病情,和她聊天、談心,給她講治療成功的病例,鼓勵她、安慰她。我們從更換床單、鼓勵飲食、靜脈輸液、PICC維護、造口護理、捐款水滴籌等點點滴滴做工作,終于使她從抗拒、疑惑、悲觀逐漸到接受、信任、樂觀。今天,看到她臉上的笑容,我們也笑了。
大年夜,為住院患者送上好吃的餃子
腫瘤科自2012年06月成立以來,不知收治了多少個“曾小妹”,我們護理兄弟姐妹一如既往地用自己的行動贏得患者及家屬的信賴,從患者的笑容里,我們體會到護理工作的價值和內涵。還記得93床是個宮頸癌晚期的患者,因疾病原因無法自主活動,身上散發出陣陣惡臭,病房病人拒絕和她住同一房間,有些病人見到她也會躲得遠遠地。家屬因工作原因很少有時間來院陪護,這使得患者感覺到自己不被重視,被嫌棄,甚至被遺忘,心情墜入低谷。于是開始恐懼、抑郁、甚至想放棄治療。疾病帶來的痛苦和內心深處的無助使她產生了一種脫離社會的孤獨感,患者開始不分日夜的痛苦呻吟,或許這是她害怕被淡漠和被拋棄的一種詮釋吧!責任護士小薛發現患者這一情緒轉變時,主動與患者交談,聽取患者訴說,并鼓勵患者說出自己內心感受,以減輕患者心理負擔。午飯時間,患者家屬未及時來院送飯,小薛護士了解原因后將自己的飯菜送給了患者,并告訴患者這是家屬送來的,因為疫情原因沒能親自送來病房,并對患者進行開導,患者聽后開心了,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她吃飯時不小心將菜湯撒在了褲子上、床單上,當護理員需要人協助更換時,小薛護士毫不猶豫的脫掉鞋,上床將患者抱起來,親自為患者更換床單和衣褲。一個無法自主活動的患者躺在床上,我無法想象小薛她是以怎樣的毅力抱起患者的,我只看到她換好床單后那雙連端治療盤都會顫抖的雙手。最終,患者是帶著微笑離開這里的。
召開工休座談會,進行健康宣教
從基礎護理到專科護理,腫瘤科一直用真心、愛心、責任心踐行優質護理服務內涵
腫瘤科里,這樣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草木情長,夫妻情深,陌生人之間,亦可以情義真。生命無常情有常,生與死,新與舊更迭交替,留下美麗、留下溫暖。
(圖文:腫瘤科)
Copyright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醫院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備17001746號-1貴公網安備 522301020000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