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廣泛普及急性心肌梗死急救知識,提高公眾對急性心肌梗死的防治意識,有效改善患者救治率,自2014年開始,我國將每年11月20日設立為“心梗救治日”。在“心梗救治日”當天,州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醫護人員便分別來到醫院門診大廳及桔山衛生院開展了2018“1120心梗救治日”活動,使公眾認識急性心梗,了解急性心梗的危害。
醫務人員在門診大廳向群眾普及心梗急救知識
今年心梗日的主題是“牢記兩個120,關鍵時刻能救命。” 寓意有兩個:一是“有胸痛,我要撥打 120”;二是“心梗”救治,爭取黃金 120 分鐘”。在活動中,心血管內科的醫護人員結合今年的主題,通過拉橫幅、現場宣教、發放宣傳資料等方式,積極主動地向市民普及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知識,加強市民在遇到家人及朋友出現胸痛癥狀及時撥打120的意識。
醫務人員在桔山衛生院向群眾普及心梗急救知識
心血管內科主任張泉呼吁到:胸痛后及時撥打120,請把寶貴的救治時間留給醫生;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的黃金時間是120分鐘,一旦明確診斷,請相信醫生的判斷,盡快進行治療。對于發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必須在120分鐘以內開通完全閉塞的血管,因此,越快送到醫院越好。如延誤的時間越長,則壞死的心肌越多,預后越差,甚至導致死亡。一定要牢記:時間就是心肌,時間就是生命。
注意!這4個癥狀可能是心梗前兆
生活中,絕大多數人并不了解心梗常識,更加無法辨識是否為心梗發作。其實,臨床中并非所有的心梗發作都有先兆,但通常50%~80%的患者在發作前都會有一些預警的癥狀。
1、長時間的心絞痛:大部分人會突然發現持續20min以上的心絞痛,既往有過心絞痛的患者,癥狀加重,時間延長。同時還伴有煩躁不安、出汗、恐懼或瀕死感;
2、胃腸道反應:許多人還會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的癥狀;
3、休克、暈倒等癥狀:少數人不會感受到疼痛,而是直接休克、暈厥;
4、與勞累有關的全身性疼痛:患者一勞累或一激動,就出現身體疼痛,一休息疼痛就消失了。疼痛不一定是心臟相關部位,可能是肩膀疼痛、后背疼痛,胃疼甚至可能是牙疼、腹瀉。
有癥狀,立即平躺,撥打120可救命
當您和您身邊的人出現這些癥狀時,應高度懷疑發生了急性心梗,切不可硬扛,強忍!立即平躺休息并以最快的速度撥打120,呼叫急救車。
即使家里有硝酸甘油等藥物,但它只能暫時緩解癥狀無法有效治療。在服藥后也應等待急救車的到來,切不可自行前往醫院!因為急救車配備了經過嚴格訓練的救護人員,到達現場后,能夠迅速做出初步診斷,迅速啟動急救綠色通道,搶得救命時間。
冬季心梗高發季,預防不可松懈
心梗并非是已明確患有冠心病的患者的專利,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的患者是心梗的高危人群。而吸煙、酗酒、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則是心梗的危險因素,冬季更是心梗的發病高發季。高危人群需要格外注意,克制不良習慣,時刻警惕身體的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