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肝膽外科二病區自今年元月份建科以來,完成了多例高難度手術,包括肝切除、胰十二指腸切除、高位膽管損傷修復、病理性巨脾切除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手術是一例肝尾狀葉血管瘤切除、一例直腸癌肝轉移超右半肝切除、一例高位膽管損傷修復,在州內均屬首次,在省內也屬前列。
具體病例情況如下:
1.病例一,黃某某,男,54歲,因反復上腹脹痛不是就診我院,腹部CT檢查發現肝尾狀葉血管瘤,因患者合并乙肝肝硬化,術中未作肝門阻斷以減少對肝臟的缺血性損傷,行肝尾狀葉血管瘤切除術后一度出現大量腹水,經治療后恢復出院。
2.病例二,鄧某,男,37歲,因直腸癌術后一年出現右上腹疼痛不適到我院就診,CT檢查發現右半肝廣泛轉移病灶,左半肝和尾狀葉未見明確轉移灶,患者肝功能良好,手術愿望強烈,進行充分溝通后施行手術,術中發現腫瘤波及少部分左半肝,遂行超右半肝切除。術中采用半肝血流阻斷技術,用超聲乳化吸引刀(CUSA)仔細游離肝內管道,以盡量保護剩余肝臟功能和減少術中出血。術后順利恢復出院。
3.病例三,羅某某,女,73歲,因在興仁某醫院作膽囊切除損傷膽管轉入我院,經MRI檢查,明確膽管損傷為Bismuth III型,屬高位膽管損傷,因當事醫生在發現膽管損傷時處理不當,行膽管斷端的縫扎和填入明膠海綿等異物,增加了膽管損傷的嚴重程度和局部的炎癥反應,加大了修復難度,通過努力,盡量修除缺血膽管,作了高位膽腸吻合,在肝內膽管置入支撐管引流。術后恢復尚順利,無嚴重并發癥。
自肝膽外科二病區成立以來,在院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下,購入了超聲乳化吸引刀(CUSA)、術中超聲、精細手術器械等,就醫療設備而言,已達一流醫院水平,但作為年輕三甲醫院的肝膽外科,我們和頂級醫院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我輩同仁任重道遠!但有院領導的支持,我們一定會逐步縮小差距。
肝膽外科二病區負責人簡介:張吉祥,男,1967年12月生,醫學碩士,副主任醫師,原成都軍區昆明總醫院(43醫院)肝膽外科副主任醫師,2014年轉業至昆明市第一人民醫院,2016年8月到本院工作,2017年12月任黔西南州人民醫院肝膽外科二病區負責人。2006年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進修肝移植,2008年8月參加汶川大地震救災,2012年6月至2013年3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赴黎巴嫩維和醫療隊,獲聯合國維和勛章,因工作業績突出立三等功2次及多次嘉獎。曾任昆明醫科大學兼職副教授,多次獲解放軍昆明總醫院和昆明醫科大學優秀教師稱號。在中華系列和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2篇,參編專著一部(醫源性膽管損傷),獲云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較高的理論水平,對肝膽胰脾疾病的CT、MRI等影像學的成像原理和影像表現有深刻理解,擅長肝膽胰脾各種疑難疾病診治,能開展高難度開腹手術和微創手術,如解剖性精準肝葉、肝段切除,胰十二指腸切除,門脈高壓分流,肝門部膽管癌根治(圍肝門切除),膽管損傷修復等,及腹腔鏡下肝切除、脾切除、膽囊切除、膽道探查取石、膽管囊腫切除膽腸吻合術等。
Copyright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醫院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備17001746號-1貴公網安備 52230102000043號